▍#恬事10月讀書會分享 以提問代替陳述 ▍

有些人選擇一條沒人懂的路,
只是因為那是唯一能讓自己呼吸的方向。
孤獨並不可怕,那是自由開始的形狀。
一個人,卻不一定孤單。
只是——
遊走於問號與驚嘆號之間,
這樣真的能撐得下去嗎?真的能活得好嗎?
面對外在一而再的質疑,或許答案不在外面,
而在那份「仍願意相信」的心裡。
我們總在追求「怎麼做」與「做什麼」,
卻忘了最核心而關鍵的那一層——「為什麼why」。
「為什麼」不是策略,而是一種信念。
它能喚起深層的情感,讓行動變得更具有意義。
懂得 Why 的人,
就算只是一盞微小的燈,也能讓別人看見路。
每一家店,在誕生之前都曾是一個夢。
只是夢想要長出形狀,得落在現實的地板上。
坪效、成本、現金流、回收期——
這些看起來無情的數字,
其實是讓熱情能延續的基礎。
開店考驗的不是勇氣,
而是能不能在理想與現實之間,
找到能呼吸的平衡點。
夢想也要精打細算,
因為細節與紀律,才是熱情能長久的武器。
蘇格拉底會不顧一切地提問,
質疑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。
專家要我們服從,
哲學家要我們思考。
因為思考,
是讓人重新變回「人」的開始。
有時,我們聽太多指令,
忘了自己仍能選擇。
害怕被淘汰、害怕失敗、害怕不被喜歡——
這些恐懼慢慢包住了心。
「入地獄」之後,
再用熱忱,安全地穿越地獄。
熱忱讓人不在黑暗裡結冰,
也提醒我們:痛苦不是終點,而是一種甦醒。
女人的選擇,
原來多半都不是自己的。
我們被期待、被定義、被指導,
連猶豫都要被解釋。
但這本書提醒大家——
放棄糾結於選擇的遺憾,
只一心一意,遵從內心的聲音。
沒有完美答案的時候,
對自己誠實,相信自己的決定,
就是最正確的選擇。
哪怕這麼做會讓身邊的人失望,
也該義無反顧。
因為沒有誰能替你活這一生。
能替你作主的,只有那個誠實的自己。
人在做,人在看,
而被看見的那個人,
其實是自己。
閱讀,
是一種與自己對話、拓展世界的方式。
透過書,我們學會轉化內在思維,
從而改變行動與決定。
每一次翻頁,
都是一次自我更新的練習。
透過閱讀,
我是一個再造過的人,
而創造主,就是我自己。
作者說,人生有五個桶子:
依序填滿,空桶倒不出水。
知識讓人清醒,
技能讓夢想落地。
人脈讓想法流動,
資源讓行動有根,
聲望讓信任延續。
失敗賦予你力量,紀律是成功的終極秘訣
掌握自己的人,才能帶領自己與團隊去更遠的地方。
感恩,
是把缺口變成光的練習。
感謝,
是召喚奇蹟的方式。
當我們開始細數擁有,
世界就會回以溫柔。
通往魔法人生的鑰匙,
其實一直都在你手中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不照大家的路走,經得起考驗嗎?
你願意,獨自堅持多久?
我的 Why,還明亮嗎?
人生的哪一個桶子,該補水?
今晚,我說「謝謝」了嗎?
// 『書』,是最棒的魔法。
『提問』,是讓魔法開始運作的咒語
。
而『感謝』,是讓一切得以實現的力量
。//
